

在“大扶贫”战略格局下,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扶贫攻坚的引领和旗帜,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群众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夯实基层组织,竖立扶贫攻坚“引领旗”。一是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。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,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“急先锋”和“桥头堡”作用,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,通过单独组建、联合组建等方式,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,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,形成在党委的领导下,以村党组织为核心,非公党组织、产业基地、致富带头人为支撑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。二是充实党建扶贫干部队伍。不断优化村级配置,把政治素质好、文化水平高、致富能力强的人才选配到村级班子中来,提高村级班子的带富能力,同时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指导,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,不断提高扶贫干部和村干的工作积极性。三是加强对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。通过定期不定期督查抽查,促使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,全程参与贫遍访困户、精准识别、建档立卡、精准施策、扶贫项目等,真正发挥同步小康驻工作组扶贫攻坚“生力军”作用。
打造便民平台,提供群众办事“心体验”。一是建立便民服务平台。整合资源,完善设施,建立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大厅,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,优化办事程序,扩展服务领域,为群众提供便捷、舒心的服务。二是创新村级服务模式。村“两委”是联系群众最密切、服务群众最频繁的地方,在行政村,可探索村干轮流坐班、赶场天村干集中到乡镇办公、村干上门为民服务等方式,使办事群众找得到人、办得成事。三是组建服务队下村支农助农。组织党员、干部、村干和群众成立支农助农志愿服务队,在农忙时节或群众需要帮助时,去到群众身边,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。
实施惠民工程,搭建同步小康“快车道”。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,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,改善群众生活条件。二是充分整合各种资源,大力修建乡村扶贫公路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搭建乡村发展致富“快车道”,切实改善群众生产条件,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。三是大力发展扶贫产业。以党建载体为抓手,积极探索“三变”模式,通过政策项目倾斜、协调土地流转、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,吸引乡土人才、知识青年和致富带头人创业就业,通过“贫困户+合作社+农村电商”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扶贫产业,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